非标零部件采购的特点与重要性
非标零部件采购具有需求多样化的显著特点。由于非标零部件通常是根据特定项目需求定制,没有统一的标准规格,这使得其需求千差万别。例如在一些科研项目中,非标设备由科研人员自行设计,完全根据研究任务需求而定,没有现成设备可参考。这种需求的多样化给采购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为每一个非标零部件都可能需要单独寻找供应商,进行单独的价格谈判和质量把控。
质量难把控也是非标零部件采购的一大难题。非标设备的制造对制造过程的严谨性要求很高,制造单位需要在加工制作工作开始前,编制工艺方案、工艺流程、制造质量控制计划等。然而,即使如此,由于非标零部件的特殊性,其质量仍然难以完全保证。比如,小企业可能由于自身技术实力不足和与甲方科研人员沟通不到位,导致甲方科研人员的设计意图不能很好地反映到设备制造中,从而影响产品质量。
成本波动大也是非标零部件采购的常见问题。非标设备采购价格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设备规格和要求、设备材料和构造、制造和技术难度、供应链和市场因素等。这些因素的不确定性导致非标零部件的成本波动较大,难以准确预测和控制。
尽管非标零部件采购面临诸多挑战,但它在企业发展中却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非标机械制造企业来说,非标零部件是其生产的关键组成部分。一个好的非标零部件采购策略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缩短生产周期,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例如,在一些化工行业,产品定制化是发展趋势,非标零部件的大量使用使得降低采购成本成为企业日常管理的重要工作。如果企业能够有效地控制非标零部件的采购成本,就能在招投标中获得优势,进而推动企业的发展。
二、实现质量与成本平衡的关键要素
(一)采购人员素质提升
采购人员在非标零部件采购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应具备看懂图纸的能力,这能确保准确理解非标零部件的设计要求和技术规格。同时,能够计算材料费用可以帮助在采购过程中合理评估成本,避免因材料成本过高而导致整体采购成本超出预算。排加工工艺的能力则有助于了解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提前与供应商沟通协调,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此外,估算工时的能力可以让采购人员更好地掌握生产周期,合理安排采购计划,避免因工期延误而影响项目进度。例如,一位经验丰富的采购人员通过准确估算工时,成功地将一个非标零部件项目的生产周期缩短了一周,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成本。
(二)供应商管理策略
- 建立分工明确的组织机构,分别设立供应商开发与管理部门,明确职责,有效控制采购质量风险。通过明确的分工,可以确保在供应商开发阶段,能够全面、深入地考察潜在供应商的实力和信誉,为后续的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在供应商管理阶段,能够及时跟进供应商的生产进度、质量控制等情况,有效降低采购质量风险。
- 执行清晰的供应商认证程序,通过现场审核全面了解供应商能力。在认证过程中,对供应商的生产设备、技术水平、质量管理体系等进行严格审查。例如,某企业在对供应商进行认证时,发现一家供应商的生产设备虽然先进,但质量管理体系存在漏洞。通过与供应商沟通,帮助其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了后续供应的产品质量。
- 定期评估供应商绩效,包括供应能力、研发创新能力等指标。通过定期评估,可以及时发现供应商的不足之处,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例如,根据实际数据统计,某企业对供应商的供应能力进行评估后,发现一家供应商的交货准时率仅为 80%。通过与供应商协商,共同制定改进措施,将交货准时率提高到了 95%。
- 制定明确质量标准并传达给供应商,避免因标准不清导致质量问题。在与供应商合作之前,应明确非标零部件的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并以书面形式传达给供应商。这样可以确保供应商在生产过程中有明确的目标和依据,避免因标准不清而产生质量问题。
- 协助供应商改善产品质量,提高质量改进效率,降低整体质量成本。企业可以与供应商共同开展质量改进活动,分享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和技术,帮助供应商提高产品质量。例如,某企业通过与供应商合作,引入了先进的质量控制方法,使供应商的产品不良率降低了 50%,大大降低了整体质量成本。
- 提高采购人员素质,培养高效采购团队,避免一味压价导致质量问题。采购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谈判技巧,在与供应商谈判时,既要考虑价格因素,也要关注质量和服务。同时,企业应加强对采购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培养一支高效的采购团队。
(三)建立非标件采购模板
以宝钢集团为例,其制定非标件采购模板的依据是采购细分的原理。通过运用 ABC 分类法将所需全部备件按使用部位、设备的技术层次、生产工艺对产品技术质量的要求等因素进行详细分类、分档,确定不同质量档次效益最佳的产品,采取不同的采购方法和管理控制力度。宝钢首先根据经常采购的零件结构形式,将零件结构划分为轴类、盘套类、支架箱体类、六面体类、机身机座类和特殊类六类。然后搜集大量数据资料,利用吨位法进行估价,经过反复测算、比对、分析,计算出每类零部件的吨位价格,由材质、重量、各种技术要求及吨位价格构成了《非标加工件定价模板》。此模板体现了加工工艺方案的工艺成本,包括毛坯或原材料费、生产工人工资及附加工资、刀具卡具费用、设备维护费用、设备折旧费、专用夹具的修理费及折旧费、调整机床的费用、车间经费和企业管理费等。模板实施后,在将近半年的时间里,使非标加工件的采购价格下降了 25% - 30%。同时,通过对每月的非标加工件采购价格进行随机抽查,维护模板数据,提高了采购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自觉能力。并且,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市场变化,宝钢还对模板进行了动态调整,完成了《疆内非标加工件定价模板》和《疆外非标加工件定价模板》两个模板,科学地反映了新疆区内外机械加工的技术水平,合理体现了疆内、外非标件的采购吨位价格。
(四)科学合理的采购流程
- 提取性能要素,了解非标采购品的主要性能要求。在采购前,采购人员应与技术部门、使用部门等充分沟通,明确非标零部件的性能要求,如强度、精度、耐腐蚀性等。
- 收集供应商,列出符合条件的供应商名单。通过市场调研、行业推荐等方式,收集潜在的供应商,并对其进行初步筛选,列出符合要求的供应商名单。
- 深入讨论采购物品,邀请供应商与申购部门、采购人员面谈。组织供应商与申购部门、采购人员进行面谈,详细讨论非标零部件的技术要求、生产工艺、质量标准等,确保双方理解一致。
- 邀请报价,选择符合要求的供应商发出邀请报价函。根据面谈情况,选择几家有实力的供应商发出邀请报价函,要求供应商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详细的报价方案。
- 综合比较报价,含价格与性能比较。对供应商的报价进行综合比较,不仅要考虑价格因素,还要关注产品性能、质量保证、售后服务等方面。
- 评定供应商,确定符合条件的供应商。根据综合比较结果,对供应商进行评定,确定最终的合作供应商。
- 议价及合同谈判。与选定的供应商进行议价和合同谈判,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合同条款合理、公平。
- 签订合同。在合同谈判达成一致后,签订正式的采购合同,明确非标零部件的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期、质量标准等。
- 下订单采购。按照合同约定,向供应商下订单采购非标零部件,并及时跟进生产进度。
- 跟进安装验收及售后服务。在非标零部件到货后,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安装验收,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同时,关注供应商的售后服务,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三、平衡质量与成本的策略应用案例
案例一:汽车制造企业的非标零部件采购
某汽车制造企业在工厂建设、设备导入、生产调试期间进行了大量的非标品采购,包括非标台架、物流器材、工装夹具等。在采购过程中,企业面临着时间紧、需求多样、供应商混乱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企业采取了以下措施:
- 统一管理:公司统一管理物流器材,各车间或制造领域统一管理非标台架、工装夹具等,一段时间统一购买,避免了重复申购和资源浪费。
- 提前调研市场:根据非标品的分类,提前调研市场,筛选出一段时间内的候选供应商,每个类别选择 3 - 4 家候选供应商。这样既保证了供应商的质量,又增加了竞争,降低了采购成本。
- 合作验证实力:前期购买时,与几家供应商合作,既可满足交货期的要求,又可通过合作,验证和比较各公司的实力,为以后的购买奠定基础。
- 招投标方式:针对金额较大的采购项目,采用招投标的方式,要求供应商密封报价,然后公司内部相关部门一起统一拆阅,选择意向供应商。如果意向供应商的报价有问题,或者偏高,这时可以要求意向供应商再进行一次报价。
- 分项报价表:要求供应商报价时填写“分项报价表”,包括设计费、材料费、外购件费、加工费、利润、管理费、调试费、运输费、增值税等,以达到有理有据的进行成本分析。
通过这些措施,企业成功地实现了质量与成本的平衡。例如,在物流器材的采购中,通过统一管理和提前调研市场,企业将采购成本降低了 15%,同时保证了产品质量。在工装夹具的采购中,通过合作验证实力和招投标方式,企业不仅找到了优质的供应商,还将采购成本降低了 20%。
案例二:化工企业的非标零部件采购
某化工企业由于产品定制化的发展趋势,大量使用非标零部件。在采购过程中,企业面临着成本波动大、质量难把控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企业采取了以下措施:
- 深入认识内部控制:企业加强对非标件采购的内部控制,对采购流程进行科学分析,了解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根据风险大小、带来影响等将风险科学划分不同等级,为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
- 构建科学风险评估体制:以财政资金风险、工程建设风险、人员安全风险等为目标,针对性提出风险应对措施并予以落实,不断提高风险管控效果。例如,在供应商选择方面,企业对供应商的财务稳定性、业务持续性以及与企业的合作潜力进行全面评估,降低了供应中断的风险。
- 完善内控监督体系:企业对资金管理实施内部控制,尤其重视内部控制的监督工作。制定内部控制监督体系,对资金流动全过程进行监督,完善监督流程并落实到个人,做好记录工作。同时,引进专业监督人员,对内部控制全过程跟踪监管,不断纠正偏差。若发现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差距太大,及时了解情况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控制。
通过这些措施,企业在非标件采购中有效地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质量。例如,通过构建科学风险评估体制,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更加谨慎,避免了因供应商质量问题而导致的成本增加。同时,通过完善内控监督体系,企业对采购成本进行了有效控制,将非标件的采购成本降低了 10%。
四、总结与展望
(一)重要性总结
非标零部件采购中实现质量与成本的完美平衡至关重要。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若不能有效地控制采购成本,就难以在价格竞争中占据优势。而如果只关注成本而忽视质量,又会导致产品质量下降,影响企业的声誉和市场份额。因此,平衡质量与成本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以汽车制造企业和化工企业为例,通过合理的采购策略,成功地降低了采购成本,同时保证了产品质量。这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还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方法总结
- 提升采购人员素质是实现质量与成本平衡的基础。采购人员具备看懂图纸、计算材料费用、排加工工艺和估算工时等能力,可以更好地与供应商沟通协调,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合理控制成本。
- 有效的供应商管理策略是关键。包括建立分工明确的组织机构、执行清晰的供应商认证程序、定期评估供应商绩效、制定明确质量标准并传达给供应商、协助供应商改善产品质量以及提高采购人员素质等方面。通过这些措施,可以确保供应商提供高质量的非标零部件,同时降低采购成本。
- 建立非标件采购模板可以为采购提供科学依据。宝钢集团的案例表明,通过制定非标件采购模板,可以有效地降低采购价格,提高采购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自觉能力。
- 科学合理的采购流程可以确保采购过程的规范和高效。从提取性能要素到签订合同、下订单采购以及跟进安装验收和售后服务,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把控,以实现质量与成本的平衡。
(三)发展趋势展望
未来,非标零部件采购管理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 数字化采购将成为主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采购平台将越来越普及。企业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采购流程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
- 供应链协同将更加紧密。企业将与供应商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供应链的协同管理。通过信息共享、共同研发等方式,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
- 可持续采购将受到更多关注。企业将更加注重环保、社会责任等因素,选择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供应商和产品。这将推动供应商提高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促进整个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
- 数据分析将在采购决策中发挥更大作用。企业将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采购数据,了解市场动态、供应商表现等信息,为采购决策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四)持续优化采购策略的必要性
为了适应未来采购管理的发展趋势,企业需要持续优化采购策略。不断提升采购人员素质,加强供应商管理,完善采购模板和流程,引入数字化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加强供应链协同和可持续采购等方面的工作。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非标零部件采购中实现质量与成本的完美平衡,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